你當前的位置:東豐物流 > 新聞中心 > 物流業對物聯網相關技術的早期介入
作者: 張玉翊 2021年4月22日 06:10
物聯網是一種基于協議和需求來實現商品信息的智能網絡系統,它包括各種傳感器設備,射頻識別技術,視頻識別技術,紅外線傳感器,全球定位系統,激光掃描儀等。
通過相互間的相互聯系和信息交流,實現對目標的智能識別、定位、跟蹤、監測和管理。近幾年來,它成為社會的焦點。物流產業得到了物聯網技術的有力推動。物流業對物聯網相關技術的早期介入,使人們對物流行業應用物聯網普遍抱有較高期望。
星河微運TMS運輸系統以星河IOT為基礎,利用現有的通信技術,結合硬件、傳感器、軟件數據處理等各種通信協議,構建物聯網技術,為設備和用戶提供數據安全、身份認證、資源共享、可視化深度分析以及與其他網絡服務的集成,形成一個閉環的物流運營生態系統。
智能化配送及整個供應鏈,依靠物聯網技術,實現整個物流流程的透明可視化,產品的可追溯管理,智能化配送成為可能,為實現智能化物流奠定了基礎。目前智能物流行業的應用場景主要有:商品儲藏常規倉庫經常需要人工掃描貨物并輸入數據,工作效率較低。
與此同時,有時存儲位置不清晰,堆積混亂,缺少過程跟蹤。在傳統倉儲中應用物聯網技術,形成智能倉儲管理系統,可提高貨物進出的效率,擴大存儲能力,降低勞動強度和人工成本,實現對貨物進出的實時顯示和監控,提高配送的準確性,完成貨物倉儲、庫存分配和配送等任務,并可在整個系統中實現數據查詢、備份、統計、報表編制和報表管理。
流量監控利用物流車輛管理系統實現對貨車及貨物的實時監控,實現對貨車及貨物的實時定位與跟蹤,監測貨物的狀態、溫度及濕度,監測車速、輪胎溫度、輪胎壓力、油耗、行駛速度等駕駛行為。
將貨物運輸過程中的貨物、駕駛員、車輛行駛狀態等信息有效地結合起來,可以提高運輸效率,降低運輸成本,減少貨物損失,使運輸過程更加透明。星河微運輸的TMS三方物流系統,其核心是建立貨物從發貨點、配送中心、中轉站到收貨點的分段管理機制,實現貨物全程可視化智能跟蹤。健全的數據管理系統,多維關聯分析各種報表,通過批量自動結算,極大地減輕了財富團隊的壓力,降低了人力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根據Gartner公司的預測,到2020年,不包括個人電腦,平板電腦,智能手機在內的網絡設備的數量將達到260億,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.9萬億美元。物流行業是物聯網的重要應用領域。隨著物流智能化的迅速發展,物聯網作為基礎的物流應用越來越廣泛,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大。
閱讀 1160